|
每天晚上,我都会溜进家附近那间5块钱一张票的小浴室,像是卸下一整天的伪装一样,把疲惫和烦恼全都冲个干净。说是洗澡,其实也是图个放空的机会。在那里,脑子就像突然多了根天线,总能接收到一些奇怪又生动的想法。有时候我会闭着眼睛,让热气把自己包裹起来,就好像走进了一部虚构的电影。你别笑,这地方虽然看上去破旧,可它绝对有故事。 浴室里头的人物啊,一个比一个鲜活。我跟你讲,那老板娘可真不是一般人,她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,可脸上的疲惫藏都藏不住。而她那老公,也就是这儿的老板,长得挺周正,就是脾气不太好,他们俩隔三差五吵上一架。说实话,每次听见他们争执的时候,我心里还挺复杂。一边想着:怎么回事?夫妻俩日子过成这样?另一边却忍不住猜测他们到底为了啥。这种小地方嘛,大家也都爱聊八卦,说什么老板怀疑老板娘偷懒,又或者嫌她少收了客人的钱。但咱们外人谁知道呢? 还有那个卖票的小老头,是老板家的亲戚吧,看样子岁数也不少了。他整天坐在门口,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。不管屋里吵得多凶,他都是低头摸自己的收音机,有时还哼两句京剧调儿,好像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似的。我每次经过他身旁,都觉得这个场景特别戏剧化一边是一片鸡飞狗跳,一边是稳如泰山。 冬天天冷的时候,这地方倒是真热闹,人来人往,各种熟面孔混杂着新来的客人,那画面别提多妙趣横生了。不过,你懂吧,在这种公共澡堂,大伙赤条条面对面,总免不了点尴尬。有些老顾客习惯光膀子的坦荡,新来的年轻人可能刚开始还有点扭捏,但没几分钟,全被蒸汽熏得忘了形象,只管舒舒服服泡在水池里唠嗑。有人夸水温够劲儿,有人埋怨喷头出水慢,还有几个大叔开玩笑,说要不是老婆逼着自己省煤气费,还真舍不得跑这么远来蹭便宜洗澡。 其实我喜欢待在这里,不仅因为便宜,更因为这里总让我感觉安心,就算是在嘈杂中,也能找到一种特别踏实的氛围。这段时间,我正在琢磨改书稿名字的问题,本来打算叫《宫斗记》,后来觉得太俗套,现在改成《小先生》。为啥提这个?因为就在这雾蒙蒙的小浴室里,我灵感迸发出了好多情节,比如两个师傅之间的一场宫斗,说出来保准让你乐半天。 我们这里有两个按摩技艺特棒的大师傅,一个年纪大的叫大龙,据说扬州来的;另一个年轻力壮的是安徽籍的小陈。本来也没什么竞争关系,两个人各自接单互相尊重,可后来事情就变味儿了。一开始两人的业务量还能平分秋色,到后来,小陈凭借手艺细腻、速度快逐渐占据优势,从四六分到三七分,再到最后,大龙彻底退出江湖。我常听顾客议论,说大龙背后其实挺苦命,要么家散四方,要么独自漂泊,而他的技术虽好,却架不住体力下降,被市场淘汰也无可奈何。 反观小陈,他不仅工作越做越顺风顺水,还拉上媳妇一起搞事业。他老婆自己开了一家足疗店,据传经营得红红火火。不过凡事都有代价,自从垄断市场之后,小陈服务态度明显变差,以前掐准穴位力度十足,如今越来越敷衍,有些老主顾甚至抱怨再也找不到当初那个认真负责的大男孩。我常想,这是不是竞争消失带来的通病?没有压力,自然就松懈下来。 至于那些关于大龙过去生活状态众说纷纭的话题,更多不过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。有一次听别人提起,他以前或许家庭富裕,但因某些原因落魄至此,也有人认为他本就是社会底层辛劳者,无所谓跌宕与辉煌。不管真假如何,每回想到这些故事时,总让我油然而生一种莫名感慨:人生啊,到底是被选择推着走,还是随波逐流更轻松一点? 可是最近,这间陪伴我的普通浴室居然贴出了停业通知。据说明年电费涨价、水费翻番,加之人工成本难以承受,只能歇业。当我看到墙上的告示时,那滋味真不好受。本来已经习惯用最简单朴素的方法给自己充电,现在连这一丝慰藉都将被剥夺,是不是显得现实太残酷? 如果问我为什么对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念念不忘,大概除了它提供基本功能之外,更重要的是,它仿佛成为城市里的隐秘角落,为平凡的人们留下一份喘息空间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我们既可以任性放空,又能够观察并体验那些真实而温暖的人间百态。从婚姻争吵中的无奈,到职业竞争下的不甘,以及陌生人与陌生人微妙互动中的善意与疏离,都那么鲜明地投射出生活本质是什么!但如今这些记忆只能存在脑海深处,再无法触碰其实体。这让我联想到虚构电影里的美丽结局尽管编织精巧,却始终不能改变现实世界残缺而冰冷的一面。那么问题来了,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转瞬即逝、一去难返的人情味呢? 参考来源:自行创作 |
